其他债权投资的双重人格

  • 本文地址:https://www.hailunedu.com/caiwuzhishi/article-050TWH2024.html
  • 发表时间:2024-05-08 09:04:02
  • 热度:读取中...
这里我司的团队向朋友们介绍其他债权投资的双重人格有关讯息,盼望对各位朋友们形成影响。

  定义

  其他债权投资指的是,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也就是它既具备债权的收取本息的回款模式,又具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属性。

  既是债,又是股。

  双重人格!

  站在债的一面,需要根据摊余成本,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其发生减值损失,会影响到损益,所以说金融资产计入各期损益的金额应当与视同其一直按摊余成本计量而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相当。

  站在股的一面,那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以获取到的新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公允价值与摊余成本的差额。

  两条腿走路。左股右债,以每次左脚走的距离路线减去右脚走的路线,作为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后两次距离差就是每次公允价值变动。

  账务处理

  (1)取得该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交易费用入成本。其他的都是常规分录。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其他债权投资的期初账面余额或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 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人)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利息收入的计算与债权投资相同,利息的收入是投资收益。

  这里的意思是,在计算利息的时候,是债的人格,和公允价值没有关系,所以该金融资产计入各期损益的金额应当与视同其一直按摊余成本计量而计入各期损益的金额相等。所以在计算利息的时候,用的是期初账面余额或摊余成本。

  预期信用损失影响摊余成本,但不影响投资收益的计算。除非减值到了第三阶段。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综合收益,正是会计全面收益观的体现。

  在算公允价值的时候,是股的人格。

  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期末公允价值-期末账面余额,也就是期末摊余成本。

  所以本期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期初公允价值累计变动

  (4)计提减值

  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转回做相反分录

  首先为什么贷方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这个科目?

  是因为其他债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减值不得影响账面价值。

  那为什么以公允价值计量还要提减值呢?

  为什么要提减值,肯定是公允价值在下跌,下跌的时候我们是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我们把因为企业信用问题导致的减值引起的公允价值下跌单独抽离出来,以让其他综合收益这这个科目只反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只反映市场因素变动。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综合收益分了信用减值准备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这两个科目的原因。

  (5)出售其他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这里卖金融资产,卖的钱与账面成本价的差额就入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之前一直是蓄力状态,现在等出售的时刻大招释放。

  重分类

  重分类为摊余成本计量

  借:债权投资

  贷:其他债权投资

  借:债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这里就相当于把股的属性给剥离了,人格恢复正常,债属性拉满。

  如上的分录的难点就在于为何要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债权投资中。这里其实就是定义里所说的这样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其他债权投资由于不确认公允变动损益,其价值上的波动一直存放在其他综合收益这个科目账户上,但现在是摊余成本计量,业务模式变了,不能再以公允价值计量,之前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能结转损益。这里的假定是说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债属性拉满 ,所以冲到了债权投资科目里面。有点类似于追溯调整的味道。但重分类的原则是未来适用法,这里我们不说追溯,还是直接说冲销入债权投资吧。

  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债权投资

  借: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期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里重分类的时候我们直接以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新的金融资产

  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损益的,所以将之前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也就不需要像上面的类似追溯的调整处理了。这里转当期损益是转投资收益还是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个争议点。

  个人觉得转投资收益更合适点。其他综合收益如果要转,一般转投资收益更合适。

  这里的处理相当于卖了其他债权投资,买回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债权投资的双重人格

以上便是针对其他债权投资的双重人格的一些知识分享,盼望大家伙对3有个概念,也期望对有需求的人产生帮助!